I always pack hundreds of things in my backpack (well, maybe it’s too exaggerated😂) But to be honest, I always think my backpack is overweight, I still think I should carry all of these things. Okay, let’s get started! Let’s take a look at all the things in the backpack of the first-year doctoral student! […]
可以做的事情有很多,選擇你最有興趣的事情做下去… 當你正在閱讀這篇文章時,或許你正在猶豫是否要攻讀一個博士學位,也或許你是個對於博士學位感到疑惑的人。現在的我,已經找到我的興趣、確定我的方向,因此申請了博士班。但,如果你是在高中、大學畢業時、甚至剛上碩士班問我關於未來的方向,我可以告訴你100個答案,但絕不會有『成為博士生』這個選項。但是現在的我,正在做這件事,並且讓我感到瘋狂! 要回答為何選擇取得博士學位的原因,必須從大學時期開始說起。距離大學畢業已經5年,但我始終記得第一次『做實驗』的時光。事實上,我最早的實驗是從珊瑚等海洋生物中萃取天然物,並且去測試、分析其活性。升上大二,開始接觸到疾病學、生理學、生物訊息傳遞路徑等課程後,發現我似乎對於疾病的發生及治療更感興趣,尤其是神經相關的疾病,因此開啟了我的研究之旅,『留學夢』也在這時於心中萌芽。 『隨著年紀的增長,你想做什麼呢?』或者是『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這些問題常使我感到焦慮、不安。在取得碩士學位期間,情況變得更糟。一直以來,我都清楚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直到從事研究工作後,我開始無法回答這些問題。究竟我想成為一名研究學者嗎?或是一名雜誌社的編輯?還是一位長年在藥廠的業務主任?雖然有過幾次工讀經驗,包括豆花店、圖書館、小吃店、甚至家教等,但是一路以來都是在實驗室做研究,並沒有真正的去嘗試過其它事情,越是接近碩士畢業,我也越擔心未來不知道何去何從。幸運的是,在畢業之前,獲得一個特別的機會可以前往美國參加一場國際神經科學會議。在這場會議,與多位學者交流研究、想法,也聽了多場神經科學家的演講。也因為這一場會議,改變我對『博士』的想法,萌生想取得博士學位的渴望。 接近畢業時期,突然獲得了一個在藥廠工作的機會。雖然一直都很喜歡研究,也希望之後的工作可以是成為一位研究學者,但心中仍希望能嘗試其他事物,因此決定接受這個機會。工作後,每天接觸不同職務的人、每天都有新的挑戰,雖然學習到許多研究工作遇不到的事物,但內心總覺得不充實、沒有成就感。對於科學,我依舊有著滿滿的求知慾,因此我決定繼續從事研究工作。 我也曾經思考過,為什麼要放棄一個擁有正常上下班的時間、穩定收入的工作,而選擇一個工作時間不固定、工作日程複雜、常常面臨失敗、挫折的博士生活呢?現在的我非常清楚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不是一份穩定的工作,而是能夠滿足我的好奇心、取得重要成就的滿足感、『發現』或者是『學習』新事物。也許你會說,不一定要念博士班才可以滿足好奇心啊!沒錯,我喜歡神經科學,我可以到圖書館,閱讀所有與神經科學有關的書、參加神經科學所有的會議、甚至與神經科學家交流。但是,當你有任何疑問時,所有的答案都是來自他人。而只有自己『取得博士學位』是藉由親自實驗產生結果來獲得答案,不覺得這是一件很令人興奮的事情嗎?😊 還記得剛進碩士班時,我的老師問了我是否有想過要念博士班的規劃。『我沒有想過,也不打算唸。因為我覺得花好幾年取得一個博士學位有點浪費青春歲月。』現在回想起只覺得那是一個不成熟的回答。因為,當你找到一件喜歡的事情時,根本不會在意花費時間的長短。 如果你有追蹤我的instagram,你一定知道我曾經分享過,有個老師對我說:『只要你對科學有興趣,覺得有趣、好玩,就繼續玩下去吧!』我很認同、也很喜歡這一句話,科學最初確實是因為『好奇』才開始的,沒有任何對錯、高低,只要喜歡,為什麼不繼續下去呢?我想這篇文章所要給予的take home message是—『如果你覺得你找到一件事,它對於你而言是「有趣」的,而你在做的同時是在「享受」它,那麼請永遠不要放棄,一直做下去吧!』 “Do what you love; you’ll be better at it. It sounds pretty simple, but you’d be surprised how many people don’t get this one right away” LL Cool J 今天在文章中提到了那場促使我想要取得博士學位的神經科學會議,下一篇文章我將與你分享這場會議帶給我的心得,我們下次見 💋XO//Clai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