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 first International meeting | 2017 Society for Neuroscience (SfN) 我的第一場國際會議| 2017年神經科學學會

The neuron. The brain. Aren’t they amazing? 我們都有最複雜的器官-大腦。 它很複雜,但也很迷人。 關於科學,尤其是神經科學,我一直想了解更多。 因此,我決定在碩士時期選擇神經科學作為我的主修。 事實上,我沒那麼幸運的在大學期間就找到自己興趣。 但我很高興最終順利找到。 當深入研究神經科學領域時,我發現有一個巨大的世界需要探索。 為了跟上最新的相關訊息,我在社交媒體上追蹤幾位神經科學家,希望能變得更專業、更強大並有一天成為其中的一員。 所以,當我意識到有機會參與全世界最大型的神經科學會議時,那種心情簡直是無法言語!你能想像有近3萬名科學家聚集在同一個屋簷下,談論神經科學所有最新研究的場景嗎?那是多麽壯觀的景象! 曾經有位老師跟我說過,科學不應該與社會有距離,我們身為科學家,應該要將『複雜』的科學『簡單化』。當你辛苦地完成一篇耗時許久的研究成果時,必定希望可以將其與社會大眾分享(尤其是對治癒某些疾病有突破的),然而並非所有人都是科學領域的愛好者或專家,因此你應該將自身研究結果的概念以不同形式解釋給不同的人。今天,我想讓拉近大家與科學之間的距離,讓每個人對神經科學會議有些了解。 在2017年11月,我參加在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 (Washington, D.C.)舉行的神經科學年會 (SfN),是世界上最大的神經科學會議。 這也是我第一次參加科學會議,也是我第一次進行海報的口頭報告,多麼令人興奮! 這也是科學家們互相交流、分享最新研究的一種重要方法,在海報上展示我們最新的研究成果。在SfN上,每一天大約有4,000多的海報,內容充滿了新發現、趨勢和方向的成果,這也有點像最近新一代設計師Omar Salam在紐約時裝週上展現他的創作。由於許多會議上展示的研究數據都是機密的, 因此,我不會細項的描述內容,而是帶你踏上我所學到的科學、專題講座及個人旅程。 科學進步的速度令人驚訝 對我而言科學十分複雜,尤其是神經科學。大腦是一個如此復雜的器官,從最小的細胞到相互連接,形成一個大的網絡,彼此協同工作並影響行為能力。 實驗設計之間的任何細微變化都將導致矛盾結果,而我們通常在最初都不知道該如何解釋。 這種複雜性確實令我們所有人著迷,但有時這也使我產生了龐大的不確定感。 我們該如何理解這種複雜的結構? 有的時候某項研究支持著先前研究成果,但有時某些研究又是推翻先前的結論。使得部分人們對於這些研究成果抱持的懷疑、不信任感。 這次會議使我對未來科學發展充滿信心。我們正在逐漸了解越來越多的複雜疾病,希望有一天能夠治癒(這也正是我為什麼研究神經疾病的原因之一)。特別喜歡大型講座,在巨大的演講廳內由好幾個大屏幕同步放映,與數千人一同聆聽最新研究。我聽的第一場講座是由Dr. Erich D. Jarvis主講。過去,我們一直認為語言是人類獨有。但是在最近的幾十年裡,研究者開始進行非人類動物研究,試著在分子、行為的層面去研究語言,藉由語言機制去理解出複雜行為的大腦。 另一場印象深刻的演講者為Dr. Magdalena Götz,演講主題環繞在Neurogenesis(神經新生)以及 Neural Repair(神經修復)。關於神經發生的分子和細胞機制了解很多,但尚不清楚如何在腦損傷後觸發這些機制。在複習過一些神經新生的關鍵調控因素後,Dr. Magdalena Götz討論成年哺乳動物的腦中神經新生與發育中的神經新生在程度上有所不同,另外也介紹到關於疤痕形成的知識,如何造成腦損傷後的神經膠質細胞轉變成神經元。隨著這些新的技術及成果不斷更新,使神經科學的研究進展發生革命性變化,讓我接觸到許多新知,更加對神經科學感到神奇!透過這幾場講座,讓我對於疾病治療的未來發展感到大大的希望! 培養與陌生人交流的能力 老實說,我在社交上並沒有太大問題,但前提是與朋友相處。過去,在科學上,我一直沒有什麼自信,加上與科學領域的專家交流時,多半都是不認識、或者不熟悉的人,這讓我感到十分苦惱。我一直在思考,究竟要如何可以提升自己的自信心,勇敢在陌生人面前侃侃而談。我發現,沒有任何訣竅,你只能自己累積經驗。這場會議也是我第一次的使用海報來進行口頭報告,說真的,我很緊張!在飛機上、在飯店、甚至洗澡時都不斷的練習。一直到當天報告時,有幾個研究者停在我海報前時,我第一反應是看向學姊,並以口語向她表示『完了!』再向第一位研究者講解研究內容時,我真的很緊張,但其實過程十分順利!期間,我獲得了多位研究者的反饋,得到特別的建議及擁有一些精彩的討論。我在海報前完整的佔了四個小時,而不是會場規定的一小時。幾年前,我絕不會想到自己可以這樣發表,甚至站在他人海報前一同討論對方的研究。現在,我建立起經驗、建立起信心。我發現,只要走出舒適圈,不段突破自己的極限,你會發現,其實你可以走得很遠! 科學確實具有直接的影響力,而跨領域合作變的更加重要 2017年的SfN讓我學習到,這麼多研究都是一堆細小的碎片,乍看之下令人困惑、不知所措,不知道該如何拼湊,或許有時拼對、有時候又錯,但是它們的確有助於整體發展,而且意義重大!神經科學雖然著重在生物層面,但與其他學科仍緊密合作,如數學、語言學、計算機科學、化學、哲學、心理學等。舉例來說, 神經語言學(Neurolinguistics)由神經生物學及語言學專家研究大腦如何使我們獲得,存儲,理解和表達語言。它可以幫助語言治療師制定策略,幫助有言語障礙的兒童或希望在中風後恢復言語的患者能有近一步的恢復。又或者是計算神經科學(Computational neuroscience)中由計算機學專家及神經科學家共同了解大腦如何運作。他們使用電腦來模擬、建模大腦功能,並整合數學、物理學和其他計算領域的技術來研究大腦功能。學科與學科之間的相互整合,可以加速科學的發展! 最後,我想做一些簡單的小結論: 👉神經科學家都很會社交(無論國內或國外)👉這些科學家往往具有一定的幽默感,而不是只會做研究。在與他們交流的過程,我發現討論過程一點也不枯燥,而是很有趣👉華盛頓特區是一個很美的地方,街道乾淨、人們友善,重點是到處都是餐車,每一輛上面販售的餐點都讓我食指大動 你也曾去過SfN嗎? 你從那裡學到了什麼關於神經科學的新知呢? 如果你不是神經領域也沒關係,你去過的會議上學到了什麼呢? 任何參與會議後的想法和建議都可以與我分享。我在Instagram上訂閱了許多神經科學家的帳號。 如果你有興趣,歡迎在下方留言,我將與你分享一些特別而有趣的帳號。

Read More

BOOK’S REVIEW IN THE MORNING | THE hunger games 早晨書評 | 飢餓遊戲

閱讀,是逃離這紛擾世界的絕佳方法之一。只要有空閒時間,我就會選擇一本想看的書,而不是看一部影集。需要放鬆時,我會泡一壺茶、抓一本書,然後浸泡在充滿泡泡的浴缸內享受一個人的時光。從閱讀新手到長期收藏者,我已經蒐藏了許多本書,看到書架上充滿著各式各樣的書,讓我有很大的充實感。 一直以來,我都是個狂熱的閱讀者,如果你問我,生命中最不可或缺的一項東西,那絕對是『書』。對我而言,書既可幫助我成長、也同時能帶給我娛樂。幾個月前,開始擁有一段小假期。我去Goodreads搜尋好書、並列了張必讀清單,直到那時我才意識到自己錯過了多少好書。現在的我,喜歡選擇一本當週想看的書,躺在床上,享受一杯香濃的拿鐵以及窗戶透進來的陽光,度過一個慵懶、愜意的早晨。 因此,無論你是要尋找推薦書籍、想要提高閱讀能力,或是需要藉由書本獲取靈感的人,你一定要追蹤 BOOK’S REVIEW IN THE MORNING系列,我將與你分享我曾經看過的書籍心得。接下來,我們開始吧! The Hunger Games 飢餓遊戲 Suzanne Collins|蘇珊·柯林斯 1991年,Suzanne Collins開始為兒童電視創作專業節目。2003年,她創作了 The Underland Chronicles《地底王國》系列,該書成為《紐約時報》的暢銷書。直到2008年,她的下一個系列作品《飢餓遊戲三部曲》出版。自發行以來,The Hunger Games Series《飢餓遊戲》已經在《紐約時報》的暢銷書榜上超過六年的時間。它已以52種語言銷售到54個地區。 2016年,她被授予文學界傑出作家協會獎,以表彰年輕人文學改變生活和創造終身書迷的獨特力量。 OVERVIEW 《 飢餓遊戲》是一部虛幻的青少年生存小說,同時探討著人性之間的善惡、生命與愛等主題。故事內容描述一個大城市對其他地區的控制,每年藉由抽籤從十二個區中選出兩名青少年參加一場實況轉播的生存之戰。 REVIEW AND COMMENT 好吧,我必須承認我是個容易被書名給吸引的人。一開始,我完全不知道這本書的內容是什麼,也沒有去看故事大綱,單純因為書名而開始閱讀起飢餓遊戲。然而故事一開始,就引起了我的興趣。或許是這類型的題材特別吸引我,《 飢餓遊戲》是一場不容錯過的生存競爭真人秀,充滿現實、浪漫主義,還記得只花了兩天時間就把這系列(三本)完結。書中的世界是我所無法想像的,但是閱讀的過程中,我一度以為深陷其中,隨著主角群感受著每一分每一秒的恐懼、害怕。你能想像你住在一個永遠為三餐煩憂的世界嗎?你能想像,當你走在街上,到處都是隱藏的監視器監控你的一舉一動嗎?作者Suzanne Collins寫的這本書,讓我感到激動又淒美,且令人嘆為觀止。 時間點是設置在未來,這種被稱為『新型的共產主義』在美國稱之為『Panem』,領土被劃分為首都及12個地區。我們跟隨書中主角凱妮絲(Katniss)的努力,使挨餓的家人們活著,以及她最好的朋友蓋爾(Gale)狩獵和約會。每年,都會舉辦一場『飢餓遊戲』,每個地區隨機選出兩位青少年,由電視直播24名參賽者互相攻擊對方致死,直到出現一位勝利者,遊戲結束。 我喜歡這本書的內容不是一個傳統『反政府』的故事,主角是一位少女,而她卻一個人做了所有事情。不得不承認故事的第一部分對我來說是過於拖泥帶水的,或許是為了鋪陳、也或許是為了讓讀者更能對書中主角產生共鳴。但,遊戲開始後,我已經迷上了幾位關鍵人物,然後我意識到事情不會順利的結束,因為只有一個獲勝者。看到24名受害者在努力生存時面臨著巨大困難,面對飢餓和麻木的口渴,變種動物襲擊,生存人數逐漸下降。 老實說,這本書在拍成電影時讓我感觸良多。當我在看24位『貢品』相互追殺對方時,一度讓我身如其境,我甚至覺得我也是都城的一員(如果你知道故事內容,你一定知道我在說什麼。),與他們共同觀賞這場凶殘的生存直播。不得不承認,以這種筆法撰寫成的小說,真的讓我印象深刻。這是一本令人興奮的書,它使我在閱讀期間完全不想睡覺,因為即使眼睛想閉起來,我也無法停止閱讀。因此,我強烈建議你選擇一個最佳閱讀時間,一旦開始,它將使你熬夜至清晨。 WHO WILL ENJOY 喜歡奇幻、冒險,追尋刺激的人。 WHERE TO BUY 所有實體書店皆可購買。網路商店我個人最喜歡博客來,在這裡買👉 飢餓遊戲

Read More

WHY A PHD 為什麼需要一個博士學位

可以做的事情有很多,選擇你最有興趣的事情做下去… 當你正在閱讀這篇文章時,或許你正在猶豫是否要攻讀一個博士學位,也或許你是個對於博士學位感到疑惑的人。現在的我,已經找到我的興趣、確定我的方向,因此申請了博士班。但,如果你是在高中、大學畢業時、甚至剛上碩士班問我關於未來的方向,我可以告訴你100個答案,但絕不會有『成為博士生』這個選項。但是現在的我,正在做這件事,並且讓我感到瘋狂! 要回答為何選擇取得博士學位的原因,必須從大學時期開始說起。距離大學畢業已經5年,但我始終記得第一次『做實驗』的時光。事實上,我最早的實驗是從珊瑚等海洋生物中萃取天然物,並且去測試、分析其活性。升上大二,開始接觸到疾病學、生理學、生物訊息傳遞路徑等課程後,發現我似乎對於疾病的發生及治療更感興趣,尤其是神經相關的疾病,因此開啟了我的研究之旅,『留學夢』也在這時於心中萌芽。 『隨著年紀的增長,你想做什麼呢?』或者是『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這些問題常使我感到焦慮、不安。在取得碩士學位期間,情況變得更糟。一直以來,我都清楚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直到從事研究工作後,我開始無法回答這些問題。究竟我想成為一名研究學者嗎?或是一名雜誌社的編輯?還是一位長年在藥廠的業務主任?雖然有過幾次工讀經驗,包括豆花店、圖書館、小吃店、甚至家教等,但是一路以來都是在實驗室做研究,並沒有真正的去嘗試過其它事情,越是接近碩士畢業,我也越擔心未來不知道何去何從。幸運的是,在畢業之前,獲得一個特別的機會可以前往美國參加一場國際神經科學會議。在這場會議,與多位學者交流研究、想法,也聽了多場神經科學家的演講。也因為這一場會議,改變我對『博士』的想法,萌生想取得博士學位的渴望。 接近畢業時期,突然獲得了一個在藥廠工作的機會。雖然一直都很喜歡研究,也希望之後的工作可以是成為一位研究學者,但心中仍希望能嘗試其他事物,因此決定接受這個機會。工作後,每天接觸不同職務的人、每天都有新的挑戰,雖然學習到許多研究工作遇不到的事物,但內心總覺得不充實、沒有成就感。對於科學,我依舊有著滿滿的求知慾,因此我決定繼續從事研究工作。 我也曾經思考過,為什麼要放棄一個擁有正常上下班的時間、穩定收入的工作,而選擇一個工作時間不固定、工作日程複雜、常常面臨失敗、挫折的博士生活呢?現在的我非常清楚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不是一份穩定的工作,而是能夠滿足我的好奇心、取得重要成就的滿足感、『發現』或者是『學習』新事物。也許你會說,不一定要念博士班才可以滿足好奇心啊!沒錯,我喜歡神經科學,我可以到圖書館,閱讀所有與神經科學有關的書、參加神經科學所有的會議、甚至與神經科學家交流。但是,當你有任何疑問時,所有的答案都是來自他人。而只有自己『取得博士學位』是藉由親自實驗產生結果來獲得答案,不覺得這是一件很令人興奮的事情嗎?😊 還記得剛進碩士班時,我的老師問了我是否有想過要念博士班的規劃。『我沒有想過,也不打算唸。因為我覺得花好幾年取得一個博士學位有點浪費青春歲月。』現在回想起只覺得那是一個不成熟的回答。因為,當你找到一件喜歡的事情時,根本不會在意花費時間的長短。 如果你有追蹤我的instagram,你一定知道我曾經分享過,有個老師對我說:『只要你對科學有興趣,覺得有趣、好玩,就繼續玩下去吧!』我很認同、也很喜歡這一句話,科學最初確實是因為『好奇』才開始的,沒有任何對錯、高低,只要喜歡,為什麼不繼續下去呢?我想這篇文章所要給予的take home message是—『如果你覺得你找到一件事,它對於你而言是「有趣」的,而你在做的同時是在「享受」它,那麼請永遠不要放棄,一直做下去吧!』 “Do what you love; you’ll be better at it. It sounds pretty simple, but you’d be surprised how many people don’t get this one right away” LL Cool J 今天在文章中提到了那場促使我想要取得博士學位的神經科學會議,下一篇文章我將與你分享這場會議帶給我的心得,我們下次見 💋XO//Claire

Read More

A LETTER TO FUTURE ME WITH DOCTORATE 一封信,寫給取得博士學位的我

在大學剛開始時,我參加了學校舉辦的活動—『時光機瓶中信』,這項活動是希望我寫一封信給未來的自己並投入瓶中,待大學畢業時,我將收到由主辦單位寄來的這封信。信中寫上我對於自己畢業後的幾項目標。而在大四畢業那一年,收到那封信後,我也檢視了當初目標是否有達成。當看到信件內的每一項清單都被我一個個打勾時,有滿滿的成就感。現在,我即將開始我的博士之旅,我打算設立一些目標,期許未來能夠足一實現。下面,開始我的信… 很開心你閱讀完我的文章,歡迎在下方留言與我分享你的想法及建議!如果你也想要寫封信給自己,或是你對我的模板有興趣,請點這裡索取。 下一篇文章,我將與你分享👉 Why a PhD 為什麼要取得博士學位 。我們下週五見 💋XO//Claire

Read More

BOOK’S REVIEW IN THE MORNING | THE SURGEON 早晨書評 | 外科醫生

閱讀,是逃離這紛擾世界的絕佳方法之一。只要有空閒時間,我就會選擇一本想看的書,而不是看一部影集。需要放鬆時,我會泡一壺茶、抓一本書,然後浸泡在充滿泡泡的浴缸內享受一個人的時光。從閱讀新手到長期收藏者,我已經蒐藏了許多本書,看到書架上充滿著各式各樣的書,讓我有很大的充實感。 一直以來,我都是個狂熱的閱讀者,如果你問我,生命中最不可或缺的一項東西,那絕對是『書』。對我而言,書既可幫助我成長、也同時能帶給我娛樂。幾個月前,開始擁有一段小假期。我去Goodreads搜尋好書、並列了張必讀清單,直到那時我才意識到自己錯過了多少好書。現在的我,喜歡選擇一本當週想看的書,躺在床上,享受一杯香濃的拿鐵以及窗戶透進來的陽光,度過一個慵懶、愜意的早晨。 因此,無論你是要尋找推薦書籍、想要提高閱讀能力,或是需要藉由書本獲取靈感的人,你一定要追蹤 BOOK’S REVIEW IN THE MORNING系列,我將與你分享我曾經看過的書籍心得。接下來,我們開始吧! The Surgeon 外科醫生 Tess Gerritsen|泰絲.格里森 泰絲格里森畢業於Stanford University,隨後在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的醫學院學習,並獲得醫學博士學位,但卻選擇了不一樣的道路—成為作家,爾後隨即成為國際暢銷書作家。她於1987年出版了第一本小說《午夜過後》《Call After Midnight》,這是本浪漫的驚悚小說。緊隨其後也陸續出版了八本浪漫懸疑小說。在1996年,泰絲開始寫驚悚、懸疑小說,包括《貝納德的墮落》、《骸骨花園》、《外科醫生》、《罪人》、《梅菲斯特俱樂部》、《迷蹤》等,她的書籍已被翻譯成31種語言,全球銷量已超過1500萬冊。 OVERVIEW 由書名『外科醫生』就可以得知這是一本充滿懸疑、驚悚的小說。主要在描述一個針對女性的殺手,闖入單身女性的公寓,對她們實施可怕的手術折磨,最終將她們殺掉。 而他的外科手術技巧使警察懷疑他是一名醫師,一名不救人、而是殺死人的醫生。 REVIEW AND COMMENT 最早接觸到泰絲·格里森(Tess Gerritsen)的小說是在大學時期,那時候閱讀她的第一本著作是《貝納德的墮落》,從此便喜歡上了這位作者的敘事方式以及故事內容。她開啟了警探Rizzoli以及法醫Isles系列的小說,讓人閱讀完後,產生意猶未盡的滋味而想一本接著一本看下去。《外科醫生》是Tess Gerritsen撰寫的Rizzoli and Isles Series系列之一,是一部精采的驚悚小說,會讓你從第一頁開始就感到恐懼,直到小說最後一頁。身為一個對懸疑、驚悚、恐怖小說的狂熱讀者,這本小說提供了許多豐富、精彩內容。 《外科醫生》以在波士頓發生一系列謀殺案為中心。所有受害者都是在家中的年輕女性,犯罪現場充滿血腥,屍體以精美的手術方式切成碎片並消失。兇手的犯案手法明確的表示出他具有專業的醫學背景,媒體稱他為『外科醫生』。透過警探珍·瑞卓麗Jane Rizzoli及其搭檔調查,警方很快發現案件與幾年前在佐治亞州發生的兇殺案幾乎相同。但是當時該案已經結案。那麼這些在波士頓發生的案件是模仿者呢?又或者是當初的殺人犯呢? 泰絲·格里森(Tess Gerritsen)為《外科醫生》的讀者提供了一個堅強女性警探珍·瑞卓麗(Jane Rizzoli)。我喜歡Tess Gerritsen描述女性在執法中遇到問題時的處理方式,我也喜歡Tess Gerritsen描述警探Rizzoli與她搭擋間的互動,我更喜歡泰絲·格里森(Tess Gerritsen)描繪書中角色,尤其是凱瑟琳·科爾德爾(Dr. Catherine Cordell)博士的方式。閱讀《外科醫生》的讀者將了解強姦對女性心理的影響,以及強姦犯究竟是如何能夠再次回來襲擊被害者。此外,還將了解執法、醫院的程序,及牽扯到的外科醫生究竟有多廣。 通常我喜歡在早晨閱讀小說,搭配著一杯香濃黑糖拿鐵,享受著照進房間內的陽光,溫暖又愜意。但是,閱讀恐怖、驚悚小說,我更愛選擇在晚上,緊閉窗戶、房門,並且靠在牆壁上,在確保我是安全的情況下體驗刺激、可怕的感覺。外科醫生是部出色的驚悚小說,閱讀時,我總有種感覺像是有人在盯著我一樣。我很喜歡泰絲格里森的小說,很榮幸能有機會閱讀到她的著作。 WHO WILL ENJOY 喜歡追尋刺激、驚悚、懸疑故事情節的人 WHERE TO BUY 所有實體書店皆可購買。網路商店我個人最喜歡博客來,在這裡買👉 The Surgeon 外科醫生

Read More

THE 10 BEST SKIN CARE TIPS IN SUMMER 10個夏季保養的秘訣

炎熱夏天即將來臨,相信女孩們正打算購買許多夏季衣物,準備套上無袖洋裝、穿上帶有綁帶的涼鞋,然後快速刷上唇彩及睫毛膏, 趕上最後一分鐘的海邊約會。可是,你準備好了嗎? 新的季節,也意味著應該重新評估並確保夏季的護膚程序已準備好。夏天是個放鬆、且充滿新鮮西瓜、泳衣、防曬霜的季節,但絕不是輕忽皮膚保養的時候。 太陽輻射在一年四季都很強,但在夏天,我們通常喜歡花上大把時間在公園或者海邊,使肌膚暴露在紫外線下的時間更多。這也是為什麼我們更要重點保養我們的肌膚,維持肌膚保濕狀態且盡可能避免長時間在陽光在照射。 曾經的我是個疏於照顧自己肌膚的人,塗上防曬霜的行為是絕不會出現在我早晨的例行事項。因為某些原因,也許是覺得太陽不大,也許是覺得我在室外的時間很短,大腦說服了我並不需要防曬霜。而就在某一天,我意外發現到我的皮膚變得暗沈、臉上充滿粉刺,我意識到『紫外線』以及『PM2.5』對我臉上肌膚的傷害。我開始改變,並且建立起良好的保養習慣。因此,今天我打算與你分享10個在夏季保持皮膚健康的的最佳秘訣。 ✅ 不要忽略照顧眼睛和嘴唇 中午12點至下午四點之間的太陽光線最刺眼, 請盡量避免這段期間在戶外。 如果一定要出門,請確保有戴上太陽眼鏡,嘴唇有塗上具防曬係數的唇膏。 我們都知道眼睛是靈魂之窗,但卻經常忘記幫眼睛做好防曬,當眼睛暴露在太陽光的紫外線(UV)下的時間過長,容易增加得到白內障、是網膜黃斑部病變的風險,因此配戴太陽眼鏡是我認為保護眼睛的絕佳方法。選擇太陽眼鏡時,我有個小建議,除了抗UV、款式時尚、尺寸合適外,請特別注意鏡片的顏色。通常以黑色、灰色及琥珀色最佳,除了使透過鏡片的光線自然,同時也會吸收空氣中細微顆粒散播的藍光,使視線更為清楚。 至於嘴唇,也是另一個容易被大家忽視的區域。最近的研究顯示,超過60%使用防曬霜的人都不會使用含有SPF係數的護唇膏來保護嘴唇。不管怎樣,你真的該為嘴唇好好防曬!首先,嘴唇較其他肌膚更為細緻、敏感,更容易受到紫外線傷害,一旦曬傷,除了疼痛,也耗費大量時間來修復。所以請幫自己一個忙,做好嘴唇防曬!另外,也許你天生是個唇彩愛好者,出門前總是不忘塗上一層鮮豔的唇彩,替你的氣色加分。但你知道嗎?鮮豔的唇彩實際上會將紫外線聚焦在嘴唇上。所以不要跳過嘴唇,趕緊塗上嘴唇防曬霜吧! ✅ 擁有正確的化妝習慣 如果必須在陽光下,我總是使用防曬霜,或者是含有SPF係數的粉底液。炎熱的夏季容易造成我們排汗量增加,使妝容不易維持。因此,我會盡量減少使用厚重感的粉底,並且我喜歡這種精華、粉底同時具備的產品。PERRICONE MD的這款『粉底精華』能兼具保濕、帶有SPF,我能找到這款粉底液感到非常興奮!另外,我的夏天化妝步驟一定會使用Primer妝前打底,只要沒有使用它我將無法維持妝容一整天。我的妝容會融化,或者整個臉上呈現脫落的斑塊一樣可怕。關於妝前打底,我已經使用Laura Mercier的妝前打底三年了!塗上去後,皮膚的觸感就像絲綢般滑順,可以遮掩臉部細微瑕疵,是我個人的最愛! ✅ 替你的護膚產品換季 整個冬季你所使用的保濕霜在夏天對你沒有任何幫助,與其使用濃稠、奶油狀的滋潤保濕霜,造成臉部肌膚負擔。不如尋找輕巧、涼爽的替代產品。趕快換掉它們,或將其用於手肘、腳底等乾燥部位。 夏季的悶熱意味著你需要使用能讓肌膚呼吸、透氣的產品,使用過度滋潤的產品將產生阻塞毛孔、粉刺、痘痘浮現等問題,選擇清爽的保濕霜、精華液及乳液。 我很沉迷於護膚保養品,並且一直在嘗試新產品。5月開始,氣候變的酷熱,我的肌膚開始不安分的冒出許多粉刺,我的保濕產品從caudalie轉變成為belif的斗篷炸彈霜。隔天早晨,我被充滿水份的彈潤肌膚給喚醒。 我對它的神奇效果感到震驚……!這是一款完美、清爽的保濕產品,白天、夜晚快速滲入肌膚保濕、緊緻肌膚,使肌膚看起來更加均勻亮麗,從那以後我就一直為它著迷。另外,嘴唇的保濕我也更改了產品,從原本Clarins的滋潤唇油改成The Body Shop的大麻籽護唇膏,可以迅速被唇部肌膚吸收而不殘留。趕緊找到適合自己肌膚的夏天產品吧! ✅ 隨時使用保濕噴霧 如果你認識我或曾看過我文章,你一定知道保濕噴霧是我的包中必備小物。現在夏天即將來臨,它成為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保濕產品。當室外的太陽太大使皮膚紅熱腫燙時,拿出保濕噴霧,可以立即冷卻過熱的肌膚。另外,相信夏天時節,大家都喜歡待在室內,享受空調的涼爽。但你知道長時間在辦公室、家中的空調度過,會使你的肌膚缺水嗎?這個時候,只要將噴霧取出輕灑於臉部肌膚,即時為你肌膚達到補水功效。分享兩樣我最愛的保濕噴霧,分別是Mario的玫瑰水以及Caudalie的葡萄籽活性爽膚水,兩者都可以達到保濕及定妝功效。你也有喜歡的保濕噴霧嗎?分享給我吧! ✅ 攝取「輕食物」 我們吃的東西與肌膚的健康度有很大關係,吃下『重食物』必然會使你在炎熱夏天下毫無動力、懶散。什麼是重食物呢?指的就是重油重鹹、不健康的食物,攝取過多的重食物會造成皮膚油膩、產生肌膚問題。 選擇時令蔬菜及水果, 遠離含糖飲料、炸物,除了減輕肌膚負擔外,更可達到排除體內毒素的作用。我很喜歡水果,尤其是多汁的水果更是讓我沈迷。當聽到有人說『水分高的水果可以滋潤皮膚』時,我完全相信這句話。 整個夏天我都可以與西瓜為生,顯然它是最適合補充肌膚水分的。 此外,檸檬在夏天也是個熱門水果,檸檬具有維他命C,不但可以美白,同時也能淡化黑斑、黑色素的沈澱。 ✅ 每天都要塗上防曬霜 聽起來似乎很容易,但你知道嗎?實際上可以做到並且維持下去的人少之又少。如果你問任何皮膚科醫生或美容師,他們的Number.1的護膚秘訣是什麼,肯定都會說要塗上防曬霜!大多數人可能很晚才學到這一點(就連我也是),但這永遠不會太晚!每個人都應該每天塗上防曬霜,尤其是在夏天!最近的空氣品質不佳,空氣中大量髒污、細小灰塵顆粒若停留在肌膚表面,會造成增加皮膚的脂質氧化且產生大量自由基,最後的結果就是👉毛孔阻塞、皮膚保濕與保護力降低。一旦皮膚受損,後續再怎麼認真擦保濕產品對肌膚的效果必定大打折扣。請記住,防曬霜應該是你一整年的必需品,即便烏云密布、即使夏天結束、即便是多雲、太陽不大的日子,也無法阻擋紫外光。因此,每隔幾小時補上防曬霜很重要! ✅ 大量補充水分 想知道夏天如何自然保養皮膚嗎?答案可能就像將水注滿水瓶一樣簡單。當你被太陽照射的過程,人體的血管會擴張,促使皮膚迅速失去水分,嚴重時還會導致中暑。長時間接受紫外線照射時,皮膚容易變得乾燥,甚至曬傷,請一定要為身體補充水分、電解質以恢復體力。水分對於人體健康至關重要,許多皮膚科醫生認為大量補充水份可使肌膚更為彈潤有光澤,請確保你每天喝足夠2000 cc的水量。 ✅ 注意去角質的程度 很多人認為保養皮膚的秘訣之一就是『去角質』,去角質可以去除皮膚表層的死皮細胞、增加血液循環及提亮皮膚外觀,使你看起來煥然一新。事實上,只需少量去角質霜,即可將老舊角質脫落,使肌膚更為順滑。但請不要過度使用,去除過多角質反而造成皮膚對陽光更加敏感。去角質的產品有兩種,分別以物理及化學性的方式去除角質,無論哪一種,建議每週進行1至2次,但具體次數及種類還是取決於你的皮膚類型。我最近很喜歡的去角質產品是Fresh- Sugar Face Polish 紅糖臉部去角質霜,它對於膚色不均及乾燥肌膚效用極高,是一項我很喜歡的去角質產品。使用後,我發現它可以補充我肌膚所需水分、幫助我皮膚更為透亮。 ✅ 重視臉部清潔 兩次清潔臉部肌膚非常重要,也就是先用卸妝油或卸妝霜清潔臉部妝容,再用洗面乳清潔臉部肌膚,尤其是塗上防曬霜,並使皮膚暴露在海邊、泳池的夏季。 兩次清潔使你先去除臉上妝容,再將殘留在臉上的髒污、細小灰塵顆粒除去。通常我不會每天晚上都清潔兩次,原因只是『懶惰』。但是我發現,只要清潔兩次時,我注意到我肌膚的乾淨、清爽及透亮程度會有很大的不同。關於卸妝產品,我熱愛並且推薦卸妝霜👉 Pharmacy,這款質地令人驚奇,就像絲綢般光滑。 曾經我對使用霜狀卸妝產品的想法抱持懷疑態度,總覺得它的蠟質殘留物會堵塞我的毛孔,但使用後我發現,它能快速將我的殘妝、髒污融化成油狀混合物帶走,使我的臉部肌膚變得乾淨的透徹,是我目前的摯愛商品! […]

Read More

BOOK’S REVIEW IN THE MORNING | NINETEEN MINUTES 早晨書評 | 事發的19分鐘

Welcome to Claire’s Book Club 🙌 閱讀,是逃離這紛擾世界的絕佳方法之一。只要有空閒時間,我就會選擇一本想看的書,而不是看一部影集。需要放鬆時,我會泡一壺茶、抓一本書,然後浸泡在充滿泡泡的浴缸內享受一個人的時光。從閱讀新手到長期收藏者,我已經蒐藏了許多本書,看到書架上充滿著各式各樣的書,讓我有很大的充實感。 一直以來,我都是個狂熱的閱讀者,如果你問我,生命中最不可或缺的一項東西,那絕對是『書』。對我而言,書既可幫助我成長、也同時能帶給我娛樂。幾個月前,開始擁有一段小假期。我去Goodreads搜尋好書、並列了張必讀清單,直到那時我才意識到自己錯過了多少好書。現在的我,喜歡選擇一本當週想看的書,躺在床上,享受一杯香濃的拿鐵以及窗戶透進來的陽光,度過一個慵懶、愜意的早晨。 因此,無論你是要尋找推薦書籍、想要提高閱讀能力,或是需要藉由書本獲取靈感的人,你一定要追蹤 BOOK’S REVIEW IN THE MORNING系列,我將與你分享我曾經看過的書籍心得。接下來,我們開始吧! Nineteen minutes 事發的19分鐘 Jodi Picoult | 茱迪·皮考特 她是一位出版多本小說的作者,擅長以樸實的寫作風格去深入探討一個簡單卻難以回答的問題,讓人印象深刻。包括《紐約時報》排名第一的暢銷書《那些重要的小事》、《離別時刻》、《凡妮莎的妻子》、《換心》、《第十層地獄》、《姊姊的守護者》等著名小說。 OVERVIEW 《 事發的19分鐘》是一本最原始、最誠實、最重要的社會寫實小說,故事內容是關於美國青少年犯罪以及犯罪後的法律訴訟過程。『19分鐘,不長也不短,你可以做任何事情。但在19分鐘內,你也可以選擇報仇。這本書除了探討社會等級制度及青少年在學校的地位,它還強調『霸凌』是如何侵蝕青少年的自我意識。 REVIEW AND COMMENT 記得這本小說是我人生中的第一本歐美長篇小說。高中時期,無意間與它在誠品相遇,書名『事發的19分鐘』吸引了我目光,並決定買下它!雖然是高中時期閱讀,但到今天仍然記憶猶新。這個故事是如此的真實、如此與現實息息相關,以至於在閱讀後帶給我滿滿的無奈及稠帳。 老實說,這本書我真的很難形容。閱讀期間,我腦中不斷湧現出許多問題,『為什麼會發生?』、『真的都是犯罪少年的錯嗎?』『父母親的教育是否也出現問題呢?』『受害者真的是受害者嗎?而犯罪少年難道從未成為受害者嗎?』這本書充滿許多曲折,並以不同層面、不同觀點去探討同一個問題-青少年的犯罪。作者更用一種簡單、自然的方式去模糊了『善與惡』、『對與錯』之間界限。 我認為這本書提出了非常重要的觀點: 第一:犯下令人髮指罪行的肇事者,有時候可能才是最大的受害者 其實,在閱讀主角所經歷的事情時,會讓我沈浸在難過、低落的情緒裡,久久不能自己。我不能理解人們為何能如此惡劣地對待他人,即使是對一個小朋友。我們都知道,高中時期正是青少年成長的關鍵期,我想,每個人都曾經歷過那段時光,努力適應、努力融入班上小團體、努力記得要成為一個『受歡迎』的人。現在,從成年人的角度去看當時,只會覺得當時的那些想法有多麼愚蠢。儘管我未曾經歷過霸凌,但我永遠記得曾看過、曾聽聞過那些霸凌、與被霸凌的人。我無法想像這些事情如果發生在我身上,我該如何反抗、如何回應… 第二:學校、父母及相關的成年人往往視而不見 或許,學校對於『霸凌』採取零容忍政策。但實際上,我相信多數的老師、主任會對於這種行為視而不見,他們不可能花上大把時間,去深入、去真正理解『那些事情』。我認為學校應該要深入了解誰是加害者、誰是受害者、以及事情發生的原因。書中,看到老師們不想理解、也不願意理解主角的處境,隨便的敷衍、處理,甚至懲罰他,真是令人感到傷心難過。我相信不是當事者們,沒有真正理解事情發生的背後原因,沒有人能夠完全公正、毫不偏頗的判斷情況,無論你是當事人的父母、學校的老師、校長,甚至是法官… 第三:肇事者的罪行是否真的不應該歸咎於父母 書中,犯罪少年彼得所做的事,是他父母始料未及的。彼得的父母認為已經給予他最好的關懷、照顧。事實上,從他出生那一刻,父母就不斷地將他與完美的哥哥比較。我相信這是所有父母親都會忽視掉的重要部分,當你總是說你的小孩為什麼不能向另一個一樣的完美時,無意間,已經深深地將傷害送給你的小孩。當我在書中最後,看到犯罪者父母都承認寧願在車禍中被殺是彼得而非他完美哥哥時,哇!我很震驚,也很確定,無論你多麼努力地想要隱藏心中的偏袒、溺愛,在自己孩子面前永遠是顯而易見的。 這是一個令人震驚且敏感的故事,作者Jodi Picoult擅長討論熱門的社會問題,我很高興能夠閱讀她的小說。 閱讀這本書時,找一個安靜、且不受打擾的環境,一氣呵成的閱讀,好好沈浸於這本社會寫實小說的世界裡! WHO WILL ENJOY 喜歡真實、與生活息息相關、追尋刺激、喜歡以另一種方式思考特殊情況的人。 WHERE TO BUY 所有實體書店皆可購買。網路商店我個人最喜歡博客來,在這裡買👉 Nineteen Minutes 事發的19分鐘

Read More

8 TIPS FOR WORKING FROM HOME 8個秘訣幫助你在家工作

比起有些人已經習慣在家工作,大部分的人更常在辦公室、工作坊或者是實驗室工作。但隨著疫情出現,許多人被迫必須在家工作,這也是為什麼『電商平台相關公司』的業績在近期迅速飆漲。也因為這樣,讓我們開始意識到未來在家工作的可能性。 雖然許多公司是『暫時』宣布在家辦公(Work From Home,WFH)的政策,但也讓許多大公司,如 Facebook、Twitter、Google、Amazon等開始思考,或許之後就算疫情消失,某些員工依然能在家工作,沒有到公司上班的必要性。Twitter的執行長 Jack Dorsey在近日寄信給全球員工,說明Twitter是第一波採取在家辦公的公司之一,但不會太快讓全體員工回到辦公室。而Facebook的執行長 Mark Elliot Zuckerberg 也提出未來或許員工可永久在家工作。Facebook 曾進行一項調查,發現多達 50% 的員工表示他們在家工作與在辦公室工作的效率相同,不因地點而有變化。 這些大公司的宣布,相信對於其他產業及公司必定具有相當大的影響力,或許『在家工作』將會是疫情下衍生出來一種新的工作模式。無論你是正在家工作、到辦公室工作、或者是咖啡廳工作,或許某一天,你也有機會體驗到在家工作的機會。今天,我將與你分享一些技巧,可以使你在家中工作的更加得心應手! ✅ 設定一個讓自己可以進入和退出的工作模式 當你在日常生活的環境下工作時,有時可能很難真正進入到工作狀態。而在這些情況下,我發現制定例行程序是可以幫助你如何開始工作。可能是替自己沖泡一杯熱美式、點燃一支香氛蠟燭,或者是換上正式的衣服。 選擇一項簡單的事情,而不是會增加你工作負擔的東西。 對我而言,當我開始工作時,我會倒一杯水,煮一杯咖啡,然後在原本堅硬的椅子放上舒適的坐墊。 而要結束工作時,我會關閉電腦,拔下電源插頭,換身舒適的衣服,然後將墊子放回沙發上。 很簡單,但確實可以幫助我知道工作的開始和結束時間。 ✅ 有固定且吸引人的工作空間 為工作和放鬆時設計出不同的空間可以幫助你在家工作更有效率。並非所有人在家都可以有個奢侈的高級辦公室,因此你必須自己創一個簡單、但卻能幫助你提升效率的環境。增添一些燈具、植物、或者擺放一些書在桌上,使用任何可能的方式使這個工作空間讓你想去。而選擇在哪里工作是很個人的,有些人喜歡廚房的桌子、有些人喜歡坐在床上、有些人喜歡坐在客廳地毯上。你只需知道一旦你開始將某個環境與工作聯繫起來,那麼你對於該環境的感覺就有可能發生變化。我個人更傾向在廚房的桌子上工作,原因很簡單,它夠大。當我開始我的工作時,我的桌上一定會出現一台筆電以及幾本記事本,因此我需要大一的點桌子工作起來才舒服。 ✅ 每天有段不受干擾的工作時間 如果你是與父母、伴侶、孩子或其他家庭成員一起居住時,想要在家工作的這項任務可能會困難許多。 首先要記住這不是個正常的情況,因此期望自己達到與平常的工作效率是不實際的。但是,你會發現設定一段時間(1~2小時)禁止被人干擾是很有用的。告訴你的家庭成員在這段期間別打擾你,也不要安排任何電話或會議。進入另一個獨立房間,關上門並將電話留在外面。 從當天的待辦事項中選擇一項最重要的任務,在此期間不受干擾地工作。 ✅ 即使您還沒有做好準備,也要立刻開始 或許你們當中的某些人,未曾試過在家工作。如果你是其中之一,請不要過度擔心自己事程安排,因為疫情這種情況是任何人也無法控制的。換個角度想,其實這段時間不正帶給你喘息的空間嗎?無論你是研究生還是上班族,相信最近的工作量應該減少許多。試著在這段期間整理之前的資料、數據,好好規劃一下之後的的工作。如果你是研究生,不妨趁著這段期間多閱讀一些累積在你桌上已久的文獻吧! ✅ 保持喝水的習慣 我知道大家都知道喝足夠的水可以提高自己的注意力及大腦功能。 但是,如果你跟我一樣都是很難在一天當中獲取足夠水分的人的話,趁在家的這段期間好好養成習慣吧!或許平常在你的工作場所內,取水是一件困難的事,可能飲水機在很遙遠的地方。又或者工作地點不提供水(現在還有這種地方嗎?)不管怎樣,家裡一定有水,趕快去補充水分吧!(沒錯,我的意思就是現在!) ✅ 去做你想做很久的事 我知道這對於大部分的人來說是一件很難的事,看起來似乎很簡單,想做就做,但是真正可以身體力行的人實在少之又少。現在這好有一段時期可以讓你利用,何不好好運用呢?無論你是要充實自己,又或者是想要嘗試新東西,趕快去做吧!想學煮飯,網路上很多影片,下載下來就可以開始動手。想學畫畫,拿起一支筆、一張紙,開始你的天馬行空吧!想學拍影片,只要你有手機,有什麼事是不能做的呢?而我,一直以來,我很喜歡閱讀,我很喜歡寫作。記得高中時期我還寫過武俠小說呢!雖然最後沒有完成我的大作。最近的我,開始我的寫作之旅,我創建個人部落格,開始寫文章,開始學拍照,開始學習西班牙語,也開始看那些堆放在我房間內大量的書。短短幾個月,瞬間覺得生活過得很多采多姿,即使不能出門,那又如何?還是有很多事情可以做的。趕快去把你的代辦清單上的內容減少一些吧! ✅ 呼吸新鮮空氣 在家工作時,很容易陷入工作之中,而你可能在不知不覺中,太陽都下山了,你還在繼續工作,因為你沒有離開過家。如果你和我一樣,都是一個無法專心太久的人,幾天之後您就會意識到你無法再繼續下去了。但其實,去戶外走走獲得些新鮮空氣後,我的活力似乎又恢復了。當然,如果是像現在因為疫情的關係無法外出,就去陽台或者室外空間吧。但如果遮些地方都沒有呢?將頭伸出窗外,呼吸新鮮空氣!我知道這聽起來很荒謬,但如果你沒有其他戶外空間,我鼓勵你也這樣做。只需花上5分鐘的時間就可以呼吸新鮮空氣,這對於我來說有很大幫助。以前從未將頭伸出窗口外的經驗,最近我這樣做,發現外面的樹上有一個鳥巢,於是開啟我新的一個行程:每天觀察小鳥。稍微改變一下,你會有驚人的發現! ✅ 好好照顧自己 這一項也看似簡單,但做到的人似乎不多。相信看到這一句話,大家的想法一定是吃健康食物、獲得充足的睡眠、運動等等。沒錯,這些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讓你的身心靈放鬆 👈 這裡指的是真正的放鬆。由於某些原因,以前的我如果必須在家唸書或者工作時,內心的罪惡感會加劇。 也許只是因為待在家裡這件事,但其實重要的是工作效率而非地點。因此我會花上一整天坐在電腦面前,可能進度只有20%,心中卻認為花了一天時間在工作上,很滿足。其實這是錯的,你不但沒休息到,甚至花了大把時間在工作上,浪費時間,也浪費你的精力。試著空出10分鐘的時間,聽著令人放鬆的音樂,冥想也好、放空也好,把腦中所有思緒,不管是工作、學業、愛情、家庭等等全部清除。調整好自己累新的壓力水平,不要讓他太高、也不要太低。 好的,以上就是幫助我在家工作的8個小秘訣,你呢?有其他的秘訣願意分享嗎?歡迎在下方留言 。如果你有在使用Instagram,別忘了使用 #xoclairesquad 與我分享你的經歷。 夏天即將來臨,但是你準備好迎接夏天了嗎?下週我將與你分享 👉夏季保養的秘訣,我們週五見 […]

Read More

HOW TO START WRITING OR JOURNALING 如何開始寫作或紀錄

我最常被身邊朋友問的問題是『你是怎麼去寫你的筆記本?內容是什麼?』 如果你認識我的話,你一定知道我非常喜歡買筆記本,各種類型、款式我都喜歡!常在閒暇時刻去逛書店,我總是不停的買記事本,因為我可以很快就把記事本寫滿。背後的原因是我不喜歡將自己任何靈感或想法留在腦海中,很容易消失不見!時常某些點子會在不經意看到某一件物品,比如看到早晨的第一杯咖啡、飛機從天空滑過、又或者是快步追逐公車的學生,突然出現,又再下一秒鐘消失!為了避免忘記那些珍貴的想法,我喜歡立刻紀錄到筆記本上。回家後,利用寧靜的夜晚,整理這些想法,這個時候會讓我感到自由和放鬆! 也許你會提出疑問,認為我並不是作家,寫作不是我的強項,我的主修是在科學研究上,為何要花時間寫作?最近幾個月,因為疫情的關係,多了許多時間待在家裡。從小我就對閱讀及寫作非常感興趣。趁著最近的時間,我花了許多時間試著寫作,通過練習,寫作技能可以變得更好。這也正好提醒了大家一件事,每個人都有優點和缺點,這很好,人不會是完美的,我們不需要在所有方面都擅長,我們不擅長並不代表我們不該嘗試。 今天,我想來聊聊常被問關於寫作的問題。比起電子產品,我更喜愛筆和紙,我喜歡筆尖觸碰到紙張時的聲音,我喜歡在紙張上寫的每一個字,很有真實的感覺!我每天都使用筆記本,目前手邊正在使用三本筆記本! ✅ 日記本 寫日記已成為我日常的一部分,日記本是個可以讓我隨心所欲的表達想法的絕佳安全場所。坦白說,我已經將寫日記作為緩解焦慮的方法! ✅ 記事本 我真的很著迷於記事本!記得我最開始使用記事本是高中三年級,那時天天有各科考試、功課。為了有效率準備各科考試,開始使用記事本。通常是紀錄工作進度、代辦事項等。這一本目的是為了記下當天或當週必須完成的所有事項,可以提早規劃行程,這對於時間管理來說效果顯著,是一本不可或缺的筆記本。 ✅ 西班牙文筆記本 從字面上就知道是與學習西班牙文有關。前幾個月到美國面試博士班時,與許多當地人交流,發現西班牙文在美國是一個很常用的語言,加上曾看過『佈局』這部西班牙電影,以及正在追的『紙房子』影集後,深深愛上西班牙語,因此決定利用這段期間,好好增進我的第二外語能力! 如果你每天都寫作,填滿一本記事本老實說不需要花很長時間。以我來說,寫完一本筆記本大約需要2-3個月的時間。如果你認為書面寫作很耗時,也可以選擇把所有事項紀錄在電腦的文件中。這有助於你隨時查看自己的想法。你會發現你擁有一段驚人旅程! 可是到底該如何開始寫作呢?讓筆在紙張上流動就對了!首先坐下來,選擇一個安靜沒有干擾的地方,然後寫下你心中想到的一切。你不必擔心語法或邏輯問題,實際上對你來說並不重要,無論你的內容看起來多麼荒唐、有趣。起初,你可能會感到茫然,不知道如何下筆,想把記憶留在筆記本上,卻好像什麼也想不起來。但是,當你開始做,你做得越多,越會發現這是一件很容易達成的事情。 其實,寫作在你生活中常以不同的形式存在著,如IG、FB貼文、工作上的文稿、企劃書,甚至是論文等等。你會發現,寫作是無所不在的!如果你真的想嘗試寫作,但是又不知道如何開始,怎麼辦? 分享一個小方法:打開手機,設置一個10分鐘的計時,然後打開你的筆記本(或者是電子筆記本),10分鐘內盡可能把你想到的所有事情寫/打上去。攥寫過程中請注意,不需要將你的注意力放在詞彙是否有意義、有無正確的拼寫和語法。10分鐘過後,你會獲得很大的收穫! 我個人選擇10分鐘是因為它是一個很剛好的時間,5分鐘太短,可能得不到想要的東西。而20分鐘則給我帶來了很大的寫作壓力。因此,當我在進行寫作時,通常我不會一次性的完成,而是以切割成好幾個10分鐘去進行寫作。我認為,這是我想要保持的最佳理想狀態!或許,我在每一次的10分鐘開始之前,都會有新的想法! 無論如何,讓文字掉落到紙上是進入並且開始寫作的最佳方法,我希望這篇文章可以幫助你有關寫作以及如何填滿筆記本的問題。 你呢?喜歡紙筆的觸感亦或是電子筆記的方便呢?歡迎在下方留言告訴我。 ✨ 下週我將與你分享 👉 8個秘訣幫助你在家工作,我們下週五見!💋XO//Claire

Read More

Ph.D. INTERVIEW |SEASON 2:SAN ANTONIO 博士班面試|第二季:聖安東尼奧

我想,這種經驗在人生中大概少之又少… 相較於達拉斯的正式,我更為期待在聖安東尼奧這場隨興的面試,原因要從來美國之前說起… Episode 1: 面試中的不安 1月11號早晨,那天是星期六,打算假日好好補眠的我被信箱『噹~』的通知聲驚醒。12月送出申請資料後,就是漫長的等待,而12月至1月是收到面試邀請的尖峰期,因此那陣子的睡眠很糟糕,你永遠不會知道這個訊息是通知面試或者是謝謝再聯絡。原來這封信件是來自 San Antonio的面試邀請,不同於其他間的面試時間都是在通知後一個月,聖安東尼奧的面試舉辦在1月14日!雖然興奮,但同時也擔心時間的短暫讓我準備不夠充足。更讓我緊張的是,聖安東尼奧雖然是第三家給予我面試邀請,但卻是我第一家要面試的學校,三天後! 今天的面試的日子,面試時間是晚上10:00~10:30。下班後,我留在實驗室等待,看著時鐘上的秒針不停的轉動,分針漸漸地走向12第四次,時針終於落在了數字10的位置。晚上10:05,我焦急地看著我的SKYPE還是毫無動靜,『咦?是前面的面試生delay了嗎?』『該不會學校忘記了我今天要面試吧?』又過了五分鐘,還是沒有動靜,我決定寄信詢問。『 是的,你的面試是今天早上。不過教授們正在跟其他候選人面談,我預計他們將會在北美中部時間上午八點半與你聯繫。』。10:28,緊張到想去廁所的我,腦中不停思考,到底要速戰速決,還是等到面試完呢?10:29,我決定衝去廁所。10:31,SKYPE 響起。 其實面試過程中我感覺我的表現不是很好,聲音中充滿著不確定的語氣,面試當下有一秒鐘感到心灰意冷。但轉念一下,沒關係,是第一次,把它當作練習,後面要表現的更好。11:00整,教授們說我的問題很多,今天如果來不及回答,可以事後寄信詢問,他們很樂意回答。看了看時鐘,11:10,L 教授問:『你還有任何問題嗎?不要侷限在研究上,你可以問天氣、生活的等,任何跟有關的事都可以。』我告知他們一月底時將在德州參加另一間學校的面試,是否有機會可以去參觀他們學校,想不到三位教授點頭如搗蒜。S 教授似乎很希望我可以去參觀校園,開始跟 L 教授討論起來我的參訪事宜。3分鐘過去,L 教授說:『我們會幫你安排,不用擔心。』最後,向三位教授道謝後,結束這場驚恐的面試。 Episode 2: 參訪中的隨性-DAY 1 三天後,收到了神經科學系主任的來信。他將幫我安排幾位希望能與我面談的老師,並詢問我除了B教授之外,有想深入聊聊的都可以安排進去。另外,機票、住宿及三餐他也都會提供,希望我帶著一顆輕鬆的心去進行校園參訪。隔天,收到了當天與我面試的女教授 S 教授的來信。信中附上了她的研究經歷、去年發表到Nature上的paper,正在發表的paper,並表示她知道我對 B 教授的研究很感興趣,但她希望我能更深入地與她談談關於未來的研究目標,她也希望我能加入她的研究團隊。當下,再次被肯定的感覺油然而生! 完成達拉斯面試後,緊接著跳上飛機,準備前往聖安東尼奧,參加一場非正式面試的校園參訪。短短一小時旅程,一顆心卻『碰!碰!碰!』的跳個不停。一想到這麼多老師要來單獨跟你互動、聊研究,萬一聽不懂怎麼辦?萬一回答錯誤怎麼辦?萬一想表達的英文說不出來又該怎麼辦?所有的徬徨、恐懼、不安全部都在胃底不停翻攪,直覺地想找個地方將自己躲起來。但,想到將要突破自我,這些感覺瞬間悄無聲息的消失。噢對了!我有位朋友 CW 正在這裡工作,事前她替我建立信心,也給了建議,我想,後來的成功有很大一部分都要感謝她! 飛機抵達後,看著聖安東尼奧的天空,是那樣的乾淨、湛藍,讓我更加期待接下來的行程。搭乘Uber先到飯店Check-In,沒想到司機居然載錯地點,後來又折返回來載我到正確的飯店。飯店人員看過我的護照後,隨即拿出一份學校準備的迎賓禮,收到當下,心中只有滿滿感動,心想:這家錄取我一定去,太有心了!事實是👉 我是個很好被禮物收買的人😁 13:40,飯店大廳等待著 M 教授的同時也在思考見面後的第一句話要說什麼。『嗨!M教授!』『你好,M教授,很高興見到你。』『M教授,辛苦了,謝謝你來接我』還在思考,突然 M教授出現在眼前,我嚇一跳地站了起來,連忙過去跟他握手。M教授開始滔滔不絕地說:『嗨Claire,總算見到你了。飛機搭了一個多小時一定很累吧…..』跟著教授的腳步走向他的車子,他突然轉頭:『你要把外套穿起來,這裡很冷的,或許你會有機會看到雪。』車上,我一路都很擔心氣氛會很僵、很尷尬,所幸 M 教授不停地打開話題,我也漸漸的能與他隨性的聊天。特別的是,一路上我們都沒聊到科學。 14:00,M 教授帶我到一間辦公室。我向L教授, 以及行政人員H握手打招呼後,拿出事先準備的小禮物-代表台灣的小吊飾。當然,這不是收買,只是想感謝他們特地為我安排這場參訪。教授們開始介紹Preogram的課程、特色,突然,M教授指著我的手環說:『順便說一下,你的手環看起來很棒!我注意它一陣子,現在不得不稱讚一下』原來美國人真的很會讚美,我算是領悟到了! 接下來的時間就是和 P教授的面談,P教授是位德國人,在介紹他的研究內容時,我聽得很享受。除了研究的題目太有趣之外,德國口音也十分迷人。坐在P教授的汽車內,聽他談著人生經歷,從博士、博士後一路到現在的教授,瞬間湧起一股想要做研究的熱情與衝勁。 在飯店等待著 M 期間,我的腦袋又開始運轉。晚上將要與M以及L 教授共進晚餐,我想,總不可能聊科學吧。我打開筆記本,列出可以聊天的話題…『我最喜歡的美國影集』、『NBA你們都支持哪一隊(應該是馬刺)』、『聖安東尼奧有什麼有趣的地方嗎』。實在擔心無法跟美國人閒聊,嘴裡反覆的念誦著這些主題,除了問題,還要想答案可以說些什麼。當然,這些最後都沒派上用場。 時間來到18:30,我依然提早在飯店大廳等候 M 教授。順帶一提,美國人真的很準時。低頭看著手機上的時間顯示時,在一抬頭,已然看見穿著厚重大衣的 M 教授快步過來。在 M教授身後是一位穿著皮衣、無袖連身洋裝的美國女孩 A,熱情的擁抱後,便開始數落起 M 教授的開車技術。 […]

Read More